关闭→
当前位置:文萃集>好好学习>毕业论文>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基础

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基础

文萃集 人气:3.11W
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基础
[摘 要]行为制度欲发挥规范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法律行为所能实现的正义只是制度伦理或规则伦理中的交换正义与纯粹的程序正义,而非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回属正义与结果正义等类型。在判定交易主体所实施的法律行为是否正义时,亦即一方的给付与另一方的对待给付是否具有等值性时,原则上应当采纳主观价值标准,而非劳动价值论这一客观价值标准。通过主观价值标准来判定法律行为是否正义,实在也就是将自由意志作为判定法律行为是否正义的标准,自治性基本上就能够满足法律行为伦理性的要求。从原则上来说,一项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而达成的交易就是公正的交易,国家不应对之再作出干预。

  [关键词]法律行为,伦理基础,交换正义,程序正义,自治

  法律行为(Rechtsgesch?ft)的概念在德国法系的民事立法与民法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法律行为乃实践私法自治之基本手段或工具。[①]法律行为制度欲发挥规范效力,必然要与私法的其他制度、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一样,以具备伦理正当性为条件,因此,伦理正当性乃事关法律行为制度的存续有否公道性的重大。本文即旨在对法律行为制度进行伦理,探求其在伦理上的正当性究竟何在,藉以观其究竟如何实现私法自治的意旨。

  从事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分析,也有其论上的深意。现代高度的知识分工肇致了美国伦家麦金太尔教授所感叹的那种“零散的'知识碎片”,“各学科的方家大致还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且不说在跨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即使在本学科甚至本领域内部,各家亦‘隔膜’颇深。”[②]而事实上,仅就法律行为的私法与伦理学的关系而言,“整个18至19世纪,在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道德曾经是今天所说的社会科学的总称。”[③]在亚当?斯密,在苏格兰的知识体系中,法学与学、学等都只是道德这一知识目录中的子学科。[④]因此,本文涉足道德哲学领域,诉诸该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来阐释私法的基本制度,即使不能被誉之为消弭私法与外域的鸿沟,那么,至少也可堪称是使私法返回其“母体”。

  一、法律行为制度应具备伦理上的正义性

  (一)探求法律制度的伦理基础

  法律与道德或伦理的关系,历来是法学界亘古常新的讨论话题。不过,即便是主张法律与道德严格分离的实证主义法学派,实在也是承认伦理之于法律的先在性或基础性的。现代法律,特别是成文法的条文,在形式上固然仅规定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而实质上是以一般的伦理规范的预设为条件的。[⑤]在西方上源远流长的法理论就是一个典型地将伦理道德视为法律根基,并以之来检视法律正当性的理论体系。“这些规范(指自然法-引者注)形成了一切个别行为规范的泉源,并且构成了批判一切人为规则的是好是坏、公不公平的标准所在。”
TAG标签:#法律 #伦理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