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文萃集>实用范文>观察日记>关于观察日记作文集合七篇

关于观察日记作文集合七篇

文萃集 人气:1.45W

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日记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观察日记作文集合七篇

观察日记作文 篇1

星期天,我突发奇想地想看看蚂蚁怎样捉虫,我就找到一只大毛虫,用木棍夹起来,放在蚂蚁的附近。蚂蚁的嗅觉非常灵敏,只见一只蚂蚁用触角碰了碰地面,好像闻到了气味。

接着它慢慢地向虫子这边爬过来,到了虫子的身边,先绕着虫子转了一圈。我以为它不能对付这个满身是刺的虫子。可不是这样,只见它那触角晃了两圈,猛地爬到毛虫身上,紧紧咬住了虫子的头。虫子扭来扭去,但小蚂蚁仍然毫不松口。 接着,又来了一只蚂蚁,接二连三,陆续又有几只蚂蚁爬上来,蚂蚁的伙伴们都来了,一群蚂蚁终于把毛虫咬死了。它们用力将毛虫拖回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其中有一只力气大点的蚂蚁将毛虫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毛虫终于被蚂蚁从远处运慢慢地被拖进了蚂蚁窝里。

群蚁战毛虫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那就是集体力量大,在庞大的动物世界里,蚂蚁虽然是渺小的,但是它凭着那种不屈不挠、敢于抗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的生存着。想到了这里,我不禁对这小小的生灵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观察日记作文 篇2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田野变绿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朋友们可以春游了。

来到郊外,我们看到天变蓝了,蓝得像是被一大块蓝宝石盖住了。天边有几朵白云,显得更美了。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在天上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人”字;小燕子也飞来飞去忙着做窝安家呢。

在郊外,我们还看到田野的麦苗、小草变绿了,像是给大地盖上一层绿地毯。柳树长出了嫩叶,在微风中舞动着枝条,向小朋友们招手。地上的野花有的绽开笑脸,有的含苞待放,每一个花骨朵都蕴含着一份神秘,让人更加期待。春姑娘唤醒了美丽的蝴蝶,蝴蝶展开七彩的翅膀,在花丛中飞舞,吸引着小朋友们追逐、奔跑。

在郊外,我们还看到河面的冰融化了,河水很清澈,可以看到水里的小鱼,有红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它们一会儿浮出水面呼吸空气,一会儿沉在水中追逐嬉戏,是多么快乐自由啊!往远处看,水面上有几只小船,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在划船,欢笑声连成一片。

天是多姿多彩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她带给我们许多欢乐,我喜欢春天。

观察日记作文 篇3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可爱的小鸟和茂盛的大树。春天小鸟为大树捉虫,秋天大树为小鸟产出新鲜的果子。

有一年冬天,小鸟要回南方过冬了,大树很难过,小鸟说:“别难过了,春天我还会再回来的。”说着说着小鸟就飞走了。春天到了可爱的小鸟又飞回来了。大树看见了欢快地唱着:“小鸟回来了!小鸟回来了!”小鸟告诉大树:“我在南方可好玩了,有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温暖的阳光,有时间我也带你去看看。”大树说:“好呀!好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小鸟和大树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观察日记作文 篇4

一天傍晚,我和妈妈准备了白糖、食盐、米饭、苹果和死昆虫去楼下观察蚂蚁。

我们先把这几样东西放在离蚂蚁窝大约一米的地方,然后站在旁边看反应。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小蚂蚁爬过来了。我高兴极了!我和妈妈静静地边上观察,我发现蚂蚁先往白糖的方向来了。它爬到白糖堆里,这边碰碰,那边碰碰,然后往回爬。

它在路上遇到别的蚂蚁就停下来跟他们碰碰触角,好像在告诉它们哪里有食物。过了几分钟,蚂蚁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往食物的方向爬过来了。有许多蚂蚁都往白糖堆里钻。我数了一下,白糖那儿有22只,食盐那儿有1只,米饭那儿有2只,苹果那儿也有2只,死昆虫那儿有5只。看来蚂蚁最喜欢吃甜的东西了。

大家都说蚂蚁团结友爱,据我今天观察,蚂蚁还真的团结友爱。它们三五成群地来了,我看到几只大蚂蚁在旁边走来走去,好像在指挥。有一只蚂蚁把一只死蚊子往回搬,可是在一个陡坡上,它爬上去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这时,另一只蚂蚁看见了,连忙过去帮忙,它们齐心协力把蚊子搬回家。

我想逗逗可爱的小蚂蚁们,于是我就在它们的队伍中间划了一条浅沟,那几只小蚂蚁闻不到前面蚂蚁留下的气味了。“哈哈,成功了!”我高兴地叫道。你们知道这几只小蚂蚁怎么了吗?告诉你们吧!那几只小蚂蚁在浅沟边停了一下,沿着浅沟来回徘徊,然后开始寻找新的路线了。

多可爱的蚂蚁,多团结友爱的蚂蚁,我喜欢这些蚂蚁,这个实验成功了,我想:这些蚂蚁多有趣,我以后还要给它们喂食。

观察日记作文 篇5

20xx年10月1日 星期五 阴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写一篇日记。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的向妈妈要了一大把绿豆。然后我拿了一个有沿的圆盘,紧接着,我把绿豆放进盘子里,又往盘子里接了点水,水没过了豆子。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盘子,把它轻轻地放到窗台上。

在阳光的照耀下,我看着那些穿着绿色衣裳的小精灵,期望它们给我带来惊奇的变化。

发芽了

20xx年10月2日 星期六 晴

一睁眼,我赶紧跳下床来看那些活泼可爱的小精灵,那些调皮的小家伙早已把盘里的水喝个精光。它们一个个把自己的肚子喝的圆鼓鼓的,连漂亮的绿衣裳都撑开了一条缝。我突然发现小家伙们的头上冒出了白白尖尖的小芽。我赶紧给它们倒了一点水,它们好像在说:“谢谢你给我们倒水”。

芽芽长长了

20xx年10月3日 星期日 晴

今天的小家伙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惊喜呢?快跟我来看看吧!这些天,这些小家伙吧自己的肚子都喝爆了。有的已经把绿衣裳全脱了,有的脱了一大半,还有的才摘掉了一顶小帽子。绿衣裳里面是白色的,和那些长长了的芽芽是一个颜色。而先前冒出来的白白尖尖的小芽已经一厘米多长了!

豆芽长大了

20xx年10月五日 星期二 晴

那些豆芽长长了许多,短的有一厘米多一些,长的又三厘米多呢!豆芽形状还真是千姿百态,有些是笔直的,像蜗牛的触角在探测方向;有些是弯曲的,有些芽像驼背的老人连头都伸到自己的肚子里,还有的在两厘米处低下了头头,更有的弯弯曲曲的往上爬。刚长出来的芽芽是白的,而现在豆芽的芽尖逐渐变成了褐色的。先前小精灵般的绿豆已经是原来的.两倍了,被分成了两半。

豆芽

20xx年10月6日 星期三 晴

小精灵已经长大了,变成了白白嫩嫩的豆芽,看着它们从豆子变成娇嫩的豆芽,我感到既成功又兴奋,还觉得我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

豆芽不仅生长过程有趣而且有丰富的营养。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纤维素……

通过这次观察,我不仅体验到了培育豆芽的快乐,而且还知道了它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品尝了新鲜美味的炒豆芽呢!

观察日记作文 篇6

7月1日星期五晴

居室新来客

今天,我买了两条名为“斑马”的小金鱼,我给它们用玻璃瓶安了个“家”,并把这个玻璃瓶放在了我房间里。这两条小鱼都瘦瘦小小的,游得速度却很快,赤红的身上长着几条极细的白线。想来,它们“斑马”的名字就是因这几条白线得来的吧。

7月2日星期六晴

“红箭”和”红钝”

今天,我发现我的“居室新来客”——两条小鱼,一条好动,一条好静。其中一条就像是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一样,总是欢快地游来窜去,游个不停;另一条则是安静地沉在水底趴着不动。活像老僧入定,任同伴在它身边上、下、左、右、前、后晃来晃去,它也不为所动,就这样,一动不动在沉在瓶底。看它们这么有个性,我忍不住给它们起了名字。我给好动的个大一点的起名“红箭”,喻意它游得像离弦的箭一样快;给好静的小一点的那条起名“红钝”,嘻嘻,谁让它一动不动的反应迟钝呢。

7月13日星期三晴

热爱“晨炼”的小鱼

今天我起床起得特别早,六点半就起来了。一起来,我就趴上窗台看我的红氏二兄弟“红箭”和”红钝”。谁知,这两个小家伙,起床比我还要早!这不,这会儿“红箭”和”红钝”正围着玻璃瓶一圈一圈快速地游着,做“环瓶”旅行呢!真是爱“晨炼”的小鱼。

7月14日星期四晴

小鱼家的新成员

小鱼“家”添新成员了!今天,我将一株绿萝安置在小鱼的“家”里了。受惊的“红箭”和”红钝”缩在了玻璃瓶的一角,不过这种平静很快就因绿萝的到来而打开了。两条小鱼在瓶角只龟缩了一会儿,就马上不安份了,围着绿萝的根游来游去,好像在打量着家中的新成员,又好像是围着绿萝的根在捉迷藏。

原来,小鱼的待客之道就是围着新客人一圈一圈上下打量啊!

观察日记作文 篇7

20xx年5月6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家的母鸡终于孵出了四只特别可爱的小鸡。有两只小鸡全身黄黄的,还有两只黑黄相间的小鸡。它们的毛看起来毛绒绒的,给人感觉很温暖,但是摸起来却像丝绸一样。它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像两颗黑色的小宝石。还有一张尖尖的小嘴巴和一双红通通的爪子。

我家的小鸡可爱吧!

点评:小作者仔细观察了小鸡的外形并形象地描述出来,让人感受到小作者对小鸡的喜爱之情。

【第2】

星期天,妈妈买来了10只小鸡,有白的、有黄的、有黑的,白的雪白,黄的金黄,黑的乌黑发亮,它们一个个都长着大大的脑袋,胖胖的身体,尖尖的小嘴,圆溜溜的眼睛还有一双金黄色的小爪子,一身细细的绒毛,好像一个个绒球,可爱极了。小鸡吃食十分好玩,总是你争我抢的,生怕吃不到似的。

有一次,我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10只小鸡一下子拥了上来,啄个不停,有几只贪吃的小鸡嗉包都吃得歪了,还一个劲儿地啄地上的米,也有两个懒虫还没吃多少,就躲到一旁打瞌睡去了。小鸡喝水更有趣了,它们总爱把一只爪子扒在盘边上,结果盘一倾斜,溅了它们一身水,它们倒还不在乎,抖抖身上的水,继续喝,而且还是把一个爪子扒在盘边上,真气人。

小鸡吃饱了,喝足了,有的拍着翅膀互相追逐,有的用小爪子刨土,有的懒洋洋地在地上晒太阳,只有小黄鸡伸着脖子,勾着头,在啄翅膀上的米粒呢!

这群小鸡真可爱!

TAG标签:#七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