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文萃集>办事指南>社保政策>中医药获世界认可

中医药获世界认可

文萃集 人气:7K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问世了,据悉,是中国政府首次就中医药发展发表白皮书。

中医药获世界认可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就中医药发展发表白皮书。白皮书系统介绍了中医药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充分介绍了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文化特点。

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热”已然形成。数据显示,全国年诊疗人次达9.1亿、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7866亿元。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目前中医药已形成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新格局。

白皮书指出,通过坚持以人为本、中西医并重、辩证统一中医特色优势和现代科学技术,我国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王国强说,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已建立,我国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产业化和标准化工作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医药发展出现“墙内开花墙内墙外都香”的现象,同时也面临质量和资源方面的困境。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此进行了解读。

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王国强说,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范围的“中医热”已然形成。

王国强认为,出现“中医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人自己对中医药重视,中国人民群众普遍在使用中医药,这是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二是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中医药的价值。很多国家都希望中国能够把中医引入到本国。世界上对中医的认知度、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在国外的10个中医中心都很受当地人欢迎。王国强举例说,在捷克中医中心,预约的病人已经排到半年以后,对中医的疗效当地非常认可。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沿线国家也都提出加强和中国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希望引进中国的中医,为他们本国的人民服务。

王国强表示,中医服务既有效又简便,同时费用相对低廉。控制医疗费用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而且也是世界性难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使医疗保障能够承受,需要寻找一些简便的、有效的方法,中医在这方面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中医药发展和世界传统医学发展是一致的,在过去10年中,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制定传统医学政策的国家由25个增加到了69个,制定草药监管法规的国家由65个增加到119个,制定传统医学服务提供者监管法规的国家也已经达到了65个。王国强说,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的发展,累计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的医疗队基本上都有中医药人员。我国已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先后派出中医技术人员400余名前往40多个国家援外,得到受援国政府和人民充分肯定。

据了解,今年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这次调查引用全球样本库中覆盖G20中除欧盟外的19个成员国的9500个样本,严格执行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选择比例达到50%。在俄罗斯,选择中医作为中国元素代表的比例更是高达75%,而在2012年第一次调查中,中医药还没有进入前10名,可见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度显著上升。

同时,我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一些难题,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就是其中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民族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中医药的标准不能用西医药的标准来套用。”王国强表示,中医药标准规范由于中医的特点和西医药有所不同,要建立起符合中医,特别是符合中药的质量和标准规范,随着医学模式的调整,中医和中药的原理、作用正被逐渐揭示,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规范体系、评价体系。

调查发现,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加上土壤中的重金属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药材种植的质量。对此,有专家指出,凡此种种问题,解决起来必须既统筹治理,又只争朝夕。

中医药走向世界

新中国建立后,中医药的传播、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的“针灸热”、“中医热”遍及各地。进入八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又兴起了“中药热”。各国纷纷派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中医药,派使团来华参观、学习、考察中药资源、栽培、饲养、炮制、成药,以及洽谈商贸和技术合作。

1973年,第一个中医法在美国内华达州诞生,针灸在国际上首次取得合法地位。40多年,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早已声名远扬世界各地。

1977年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立了6个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我国也先后在日本、意大利和泰国等国举办过多次中药大型展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委托中国在北京举办国际中药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18个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官员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代表。20世纪90年代,来华学习的人数剧增,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700余名留学生、进修生来华学习中医药。我国建立的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国(境)外各类中医药人才。

今天,针灸服务已陆续得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认可,有了合法身份的针灸市场发展空间愈加广阔,中医针灸服务已成为中医药国际发展的核心力量。除了为针灸立法,一些国家(地区)还设立了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规范对中医药的管理,保障医疗和用药的安全,有些国家(地区)还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全世界大约有80%的制药和药膳原材料来自中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黄建银说:“中医药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得益于对针灸疗效的认可,这一根小小的'银针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国际发展!”

中药走向全世界最突出的成果是中国的青蒿素惠及全球,每年挽救上万个人的生命,因此,被西方媒体誉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

中医“治未病”观念影响着世界。“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方法,体现了中医的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指出:“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中药产品已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医疗机构达5万多家,医师超过12万人。

中医药在我国历史悠久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原创医学体系。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科学内容,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

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到朝鲜、日本、越南。汉代,中药材大黄远销欧洲。到了唐代,不少国家派人来中国学习中医药。唐代传到印度的药材有人参、茯苓、当归、远志、乌头等,被称为“神州上药”。公元1至5世纪,中国炼丹术多次传入阿拉伯国家,公元7至8世纪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到了10世纪,宋朝与海外50多个国家通商,外运的中药品种、数量都大量增加,并且在广州还专门设立了专管药材出口机构──市舶司。《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大量中国药材被商人运往亚丁,再转运到北非的亚历山大等地。1405年至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率领庞大的中国船队7次下南洋和西洋,输出了大量的药材。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赞誉为中国16世纪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于17世纪传到日本和欧洲,随后被选译或全译成日、朝、拉丁、法、英、俄等文字,成为国际上的重要科学文献……

由此可见,中医药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较早地传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人民的欢迎。

TAG标签:#中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