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文萃集>演讲稿>说课稿模板>【精选】小学说课稿四篇

【精选】小学说课稿四篇

文萃集 人气:1.11W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说课稿四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学设计思路: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生动有趣,富有动作性,激发儿童进入角色,动手动口。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仔细观察,起行合理想象。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线,将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和言语交际经验。通过情境导读,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教师抓朗读训练时,通过读悟、指点、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悟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里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说话。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说话、朗读、想象、质疑、争辩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1.通过朗读张扬个性。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在学习1-2自然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老鹰和小鹰的话多读一读,结合插图,让学生看到小鹰已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引导学生想小鹰这时会怎么想呢?再结合文字“高兴”、“喊”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出来,体会小鹰自以为飞到了大树的上面,飞行的本领就已经学会了,自然地读出它此时的高兴、满足的心情。这时候,老鹰是怎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老鹰不满意。学生通过读,指出“摇摇头”,“还不算”,明白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点出母亲对孩子的爱。鼓励学生读出亲切、和谒的语气。孩子是最喜欢动起来的,通过看板书,从自己编动作到指名学生上台表演,鼓动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让这一段的教学“活”起来。这一阶段的教学利用文中重点词,让学生的读读、演演来调动他们全员参与,从动口、动手、动脑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能力。教学中的读、说、演正渗透着学法的指导,为结构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作好铺垫。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2.通过提问演绎精彩。课标指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教学中,要及时适当地创造条件,营造空间,设计一些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在提问中不断增强创新情感,提高创新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具有多种功能。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根据条件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思维流向及心理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提问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启发性.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必须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和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讲到老鹰第二次的“还不算会飞”时,提出一系列问题: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还”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与前一个“还”有细微差别吗?老鹰心里会怎么想?再通过朗读、小组讨论回答,通过此环节,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设下线头,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又如在讲第六自然时提出:望着上空盘旋的鹰,小鹰会想什么?它会怎么去做?这个问题的空间较大,学生完全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但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大都一致,也许是我无意中已经把答案灌输给了学生。

3.通过活动感悟寓意。如何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体验“小鹰学飞真刻苦”以及更进一步体会“学无止境”的寓意。设计几种学习方法

(1)小组学习。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在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对课文进行初步理解和贯穿整篇课文的分角色朗读时应用。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导读三、四自然段时,因与前两段结构大致相同,因此这时可半扶半放伴随着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心态。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别人的长处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在学习五、六自然段时,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读一读,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疑问是智者的明灯。此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是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学生心中的疑窦。学生读中生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抓住时机,巧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学生加大了动作的力度,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表演,悟出“鼓起劲”与“拼命飞”的含义,这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爬上山顶”,“游到对岸”,“跑了好几圈”都会急促地喘气。学生的话语闪烁着个性与创新的光彩,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喘起气来。这时,老师巧妙地过渡,指导学生朗读“急促地喘着气”这句话,使感情朗读有了扎实的基础,这里用调动生活经验的手段,使整个课堂沉浸在美育气氛中,读文、体情统一于一体。接着引读第六自然段,最后,为了发散学生思维,设计“孩子,你往上看!老鹰是想告诉小鹰什么?”“小鹰看到比它飞得还要高的鹰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驱逐学生的想象,达到悟理的目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秋天的收获》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金色的秋天”。本单元总体目标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关系,知道爱惜劳动成果。进一步了解出行安全,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乐于帮助别人,尊敬老人。发展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秋天的收获》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主题,主要以“收获的季节”、“小小丰收会”两个环节来具体介绍秋天的收获以及人们丰收的喜悦心情。其中“收获的季节”旨在引发孩子们去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秋天收获些什么,欣赏丰收的景象,并实际参与一些秋收活动,体验收获的喜悦,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敬劳动者的情感。“小小丰收会”主要是引导大家搜集当地秋天收获的东西,举办丰收会,从而观察了解当地秋天的主要土特产。在搜集展品的过程中,学生又会加深对自己家乡主要物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各种感观,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2)能力目标: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发展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能力。(3)情感目标: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三.说重点、难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不难看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感受秋天的丰收,体验丰收的喜悦,从而热爱秋天,热爱、尊敬付出劳动带来丰收的人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并内化为品德,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说教学准备

要想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结合看电视或随家长去郊游、采摘等,了解秋天的收获;搜集一些爱惜粮食的诗歌或谚语;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和做水果拼盘的工具。我则准备了有关秋天收获的场面,农民劳作的场面等视频资料的CAI课件。

五.说教法

制定了教学目标,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后,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二年级儿童好动爱玩的特殊性,我预设的基本教法是:活动式、启发式、合作探究等等。我选择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从课程性质和儿童特性而决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活动,所以我设计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动、强调活动,让儿童充分参与各种活动。而且深入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因此在各种活动中,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通过儿童的观察、搜集资料、讨论合作、亲身经历体验、动手操作从中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他们知道本课是生活的再现,继而热爱生活。这些生活知识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感悟出来的,不是由教师硬性的传授给他们的。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主体,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根据这些理念,所以我预设了上述基本教法。

六.说学法

关于学法,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在很多情况下,教法与学法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观察力等等,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

七.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内容,我以组织学生活动的形式设计了以下流程:儿歌引入,分享收获→动口动手,展示收获→了解种植过程,珍惜收获。由分享收获而酝酿情绪,由展示收获而抒发感情,由珍惜收获而内化品德。现在就具体地来说一说每一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一:儿歌引入,分享收获。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儿童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所以上课伊始,我先用一首赞美秋天的儿歌导入:

秋天到,秋天到,农民伯伯秋收忙。收来苹果红,收来香蕉香,收来稻子黄,收来串串葡萄亮。秋天像个魔术师,变出果粮香又香。

这首儿歌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充满童趣,用它导入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情趣,为“分享收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时我自然而然的延续儿歌提问:“秋天这位魔术师让你看到了什么?你做了些什么?”由此引入“分享收获”的活动。一问激起千层浪,有了课前观察的铺垫,此时的课堂就会成为同学们自我发表的天地,同学们将自己观察、收看或调查、访问、亲身实践的情况和感受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样,比如:模仿农民开着收割机奔驰在丰收的田野里,编排节目,模仿果树和采摘者,表演采摘时的喜悦,用照片介绍自己参加采摘或去郊游的感受,这时我再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在热情洋溢的音乐声中,课件将同学们带入了真实的生活世界,面对此情此景,同学们情绪高涨。

活动二:动口动手,展示收获

看着课件上的丰收景象,同学们自然地想到了抽屉里自己准备的收获物,于是“小小丰收会”正式拉开了帷幕。整个丰收会我把它分为几个小活动:首先是“说一说”,请每个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带来的收获物的名称、特点等,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发达,反季节蔬菜、水果很多,为了更好的落实认知目标“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我特意安排了第二个小活动“辨一辨”,通过课件辨析哪些是秋天收获的果实,把它请进丰收会,这种方式形象直观、明白易懂。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我安排的第三个小活动是“分一分”。请学生看画面,丰收展就要开始了,收获物太多了,不能全堆在一起,咱们给它们分分类吧。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按自己的标准来把收获物放到不同的地方。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各不相同,自然分类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按颜色、大小、形状、软硬、光滑粗糙分类,总之无论他们如何分,我会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并选取其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法(比如按粮食类、水果类、干果类、蔬菜类),用卡片标出摆放地点,让学生先判断自己所带收获物的“家”应该在哪,然后摆放在相应位置。第四个活动是“转一转”。让学生们分组参观丰收展,在展会上转一转,感知各种收获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再次感受丰收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待体会创造的快乐。”因此我在丰收展后又安排了一个做水果拼盘的活动。小组合作,洗净手和水果后,削皮切块或去壳,每组做一个水果拼盘,比一比谁的拼盘有创意,水果色彩搭配得当,这一举有三得,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直白”式的说教,收效甚微,不如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在他们品尝着各自得意的作品时,热爱秋天之情也将伴随着香甜的水果味从口里沁入到心中。

活动三:了解种植过程,珍惜收获

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一般很难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如何彻底摒弃灌输式教学和形式主义教学的条框,追求德育无痕。在生活的大背景下对品德教学实施无痕教育呢?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抓住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实践体验,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行。

由于时间关系,有些小组的水果拼盘肯定没有吃完,以此为教育契机,问问同学们没有吃完怎么办,将关注点引导到“丰收果实是怎么得来的”这个问题上,并同时出示教材中儿歌的前半部分,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活动三。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利用课件展示农民种植收获物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这时再补充出示儿歌的后半部分,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为了及时巩固学生刚刚生发的情感,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爱惜粮食的诗歌和谚语,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 、《锄禾》等。最后让整节课在《锄禾》的朗读声中结束。相信此时的朗读已不再是单纯的朗读,而是学生道德情感的抒发——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这样既落实了德育教学内容,又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围绕“收获”点明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既要学会分享,又要懂得珍惜。

总之,这节课以活动为主,这些活动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内化品德。

小学说课稿 篇3

首先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的设定、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五个方面展开论说。

一、教材分析:

《诚信是金》是北师大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中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学习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对“在复杂的社会中怎样待人”这一教学内容所作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诚信这一涵义已有初步的认识,能辨别什么是对与错,只是在选择实践方面的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好,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力求让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我依据新课标精神,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通过收集诚信的名言、故事等培养学生愿意做诚信的人,对自己不诚信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3、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诚信问题,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四、教法学法:

结合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情境创设法、活动体验法及讨论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故事体验、调查了解及积极讨论等学法感受诚信的重要意义。

下面我来谈谈本次教学程序的设置: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假如你很富有,有七件行囊:金钱、荣誉、机敏、健康、诚信、美貌、才学,但你却搭上了一只危险的船,遇上了风浪,你将舍弃哪件行囊呢? 并说明理由。

通过故事导入,既可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又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讨论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自然地引出课题《诚信是金》。

二、感受生活,加深印象

为了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儿童走出课堂,到社会中获得信息,激发感情,我设计了:辩论小擂台。

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而且精明能干。毕业后,他想凭着自已的学识和才华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他跑了几家公司,都被拒绝了。请看他的个人资料:屏幕显示留学生个人资料:1.学习成绩优异;2.精明能干;3.诚信记录:曾三次逃票。分正反方,讨论成绩重要还是诚信重要!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争辩中明白诚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那位留学生一样,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能力,也不会被社会认可,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可见,做人首先应当讲诚信。

三、不讲信用,害人害己

其实有关诚信的问题,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假如失去诚信,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谁呢?观察图片。

“南京冠生园因陈馅月饼导致破产”“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上海瘦肉精导致群众中毒”等事件的新闻报道。

在这个小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联系自身谈谈社会中存在哪些缺乏诚信的事例,这些不诚不信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后果,再课件出示大量的事实,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体会和深悟到:在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从而认识到营造诚信社会的重要性。

四、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就拥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提出了“诚信”的思想。孔子曾说过“人无信不立”,同学们共同交流对诚信的理解,并分享课前搜集的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成语、名言,感受诚信的意义及重要性。

接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曾子杀猪的故事,并对该故事进行了分析,让学生感受古人重诺言的同时,我又出示现代人也注重诚信的事例(出示课件:一位彩票售票点的姑娘接受一位顾客电话订购彩票,而顾客没有及时去取彩票,无巧不成书,而恰恰这张彩票中了500万大奖。)同学猜想一下,接下来这位姑娘会怎么做?

真实的结果是:姑娘将彩票还给顾客,被评为诚信先进个人。为加深讲诚信意义的理解,我让同学们分析诚信会给售彩票姑娘带来哪些好处,大家在交流中体会到讲诚信的重要性。在学生正确辨别出生活中的诚信行为,分组讨论后归纳出“诚信的要求”:言而有信、践行诺言、一诺千金、实事求是。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大家以模范为榜样对比自己的行为,从而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五、两难情境,践行诚信

在这个流程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两难情境,让学生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增强同学们对诚信的理解与把握,真正成为诚实守信人。

1、当自己拿到一百分试卷欣喜若狂时,却发现老师改错了,怎么办?

2、玲玲告诉好朋友红红一个秘密,并嘱咐她千万别告诉别人。原来小宋丢失的书被玲玲拿去看了,当时忘了告诉她,后来怕大家误以为书是偷的,就把它藏了起来,朋友之间应该保守秘密,可是,这种情况红红该怎么办呢?

3、小丁代表班级进行学校卫生检查,发现自己班有纸屑,该不该扣分?

这样,利用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直面现实,激起内心道德情感的冲突。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思考、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使诚信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的现实生活,促使学生高尚人格的逐步养成。

六、化情为行,教育延伸

在本课即将结束之时,请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有秩序地在“诚信承诺书”上签名。正是由于这些承诺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已深入,化情为行。

这时,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本课:只有做到了“言而有信、践行诺言、一诺千金、实事求是”,我们的生活中才会盛开美丽的“诚信”之花。

本环节在学生掌握讲诚信重要意义的同时,我趁热打铁,通过在“诚信承诺书”上签名的形式,让大家人人都来争当讲诚信的小明星,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七、作业设计:

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故事、宣传口号,或小组办手抄报。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水平2课标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选择了运动参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为依据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以足球脚内侧踢球的学习内容为载体,以小群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现和谐、民主、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氛围为前提,以体现公正、公开的评价为向导,全面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来满足学生的发展和需要。

二、“教学目标”:

1、在参与中感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足球变化无穷的魅力

2、在活动中主动的学习足球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直线运球 一一 曲线运球—接力的动作技术,体验成功的喜悦,并灵活地在游戏中运用。

3、在练习中关爱同伴、严守安全常规和游戏规则。

4、在小群体合作学习中培养角色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

足球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是足球主要技术之一,由于进攻、防守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学习足球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正确的击球部位,准确的击球时机,良好的判断是学生掌握该技术的关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是小学中段的学生,脚内侧踢球的学习是在不完全淡化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的,本课对教材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处理,使学生乐意学习,易于接受,并在学习过程和实战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小,很少上足球课,对足球游戏非常感兴趣和喜爱;有很浓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场地的原因,平时学生接触足球的机会不多,足球特长生很少,针对实际情况,本课就从玩球起步,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足球进行亲密接触,从而熟悉球性,对足球产生好感,激发学习足球的兴趣,为以后的足球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由于人多,场地小,基于此种情况本课采取了友情分组,这样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小集体内进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明白在小组内要尊重关爱弱者,要做到同伴与同伴互相帮助、互相约束,同时小组长在起到助手作用的时候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

直线运球 一一 曲线运球—接力

六,本课的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启发诱导法”、“激励评价法”。

学法:“优生示范法”“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尝试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以下的四个教学过程: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1-2分钟

上课铃声一响,体育委员在指定的位置成四列横队集合,师生问好。老师先放一段《球迷之歌》音乐给孩子听,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孩子们音乐好听吗?“喜欢足球运动吗?”“都喜欢哪些足球明星呢?”孩子们都大声回答:“喜欢,喜欢贝克汉姆、罗纳尔多”这时再宣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小足球――脚内侧踢球,并提出本课的要求,强调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8-10分钟

1、队列练习:首先进行原地的队列练习。(左转、右转、后转、四列横队成八列横队)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体现精、气、神,使学生张、弛有度。

2、趣味玩球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球性,为激发学生学习足球提高兴趣,为更好地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趣味玩球的练习,玩的同时配上欢快的音乐,教师用语言提示玩球的动作和正确的方法。

3、球操练习:学生成同心圆队形站立,每位同学手拿一球,配上现代健身音乐,教师领做球操。要求:动作舒展、大方。

(三)基本部分:22-26分钟

本单元共分为四次课,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2次课,针对水平2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了克服专项练习的枯燥乏味,我安排了以下的练习:

1)技术学习一,游戏: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16分钟)

1、师:我们首先学习传球或停球技术,请同学们尝试。

2、分小组进行地滚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尝试;

3、小组展示停球方法;(轻踩、减力挡等)

4、分组传球尝试练习;

5、小组展示传球方法,注意准确性;(脚背、脚内侧、脚外侧)

6、游戏:传停球接力

三、直线运球 一一 曲线运球—接力(13分钟)

1、师:光学会传球和运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运球的方法……

2、教师讲解运球的方法,提示要点(推球的后方中下部,向前用力);(直线运)

3、学生分小组自主尝试几次,体验动作要领;

4、优生表演,师鼓励;

5、师问:在比赛场上,往往会受到阻截,球必须改变运行方向,也就是曲线行进,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曲线运球,如何进行呢?下面分小组进行尝试。

6、学生分组尝试;(绕标志物S运)

7、小组优生展示,师归纳:用脚的内、外两侧拨球来改变球的运行方向。下面我们就来个比赛……。方法是……。

8、比赛:运球接力。

(四)结束部分:3-5分钟

1、放松舞蹈:(放音乐)

学生自然形成多层圆圈,选择“雪绒花”三拍子音乐配上简单的华尔兹动作为放松练习,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得到了肢体与心理放松,目的使学生的心率下降,逐渐恢复安静状态。(教师边唱边跳)

2、小结:进行本节课评价,首先引导学生,谈出感受(参与、技能、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教师表扬,再进行升华性的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在家选一安全、适合的地方进行对墙踢练习;或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脚内侧踢球的练习。

4、结课:提示学生注意运动卫生,收还器材。

TAG标签:#说课稿 #精选 #小学 #四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