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文萃集>实用文案>三字经>【实用】三字经作文8篇

【实用】三字经作文8篇

文萃集 人气:1.51W

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字经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三字经作文8篇

三字经作文 篇1

当我牙牙学语时,姥姥就开始教我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琅琅上口的句子使我很快学会了说话。

上小学一年级发新书时,我发现有一本书叫《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我好奇地翻开,发现第一页竟然是我小时候背的《三字经》,我很激动,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寒假时,每天早上妈妈和我一起读《三字经》,并给我讲解意思。读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时,妈妈给我讲了《黄香温席》的故事,让我很感动,决定也像他一样孝敬父母。

有一次,我看电视上有个孩子为妈妈端洗脚水,我想我也可以为妈妈洗脚呀。于是,我先开开热水器,放半盆热水,再让妈妈把脚放进水里泡一泡,接着我给妈妈揉一揉脚,妈妈舒服得眯缝着眼睛说:“有个女儿真好!”爸爸说:“女儿长大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诵读《三字经》,我知道了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修建了万里长城;我知道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一个朝代;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先在发明纸张之前,通常在竹片、木片、丝织品上写字,也在龟甲、兽骨、铜器上刻字……

读《三字经》不但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更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作文 篇2

我相信大家都读过《三字经》吧!《三字经》里有两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孟子的母亲曾为了他有一个学习的好环境而搬了三次家。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割断子织的布来教育他。就因为这样,孟子才明白什么是半途而废,才可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学家。

像孟子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说诗仙李白,他小时候很聪明,而父亲却一天到晚让他读书。有一次,李白看见父亲不在就偷偷溜出去玩了。他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拿着一根又粗又大的铁杵,在河边的石头上使劲地磨着,李白便觉得十分奇怪,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我把它磨成绣花针”。老奶奶边磨边说。“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呀!”李白惊讶万分。“只要不停地磨,总有一天会磨成的。你们读书也不是一样吗?”老奶奶笑了笑说。李白听了,心里不由一动,马上回到书房,专心地读书来。最后,李白终于成了历史有名的诗人。

还有很多名人因为小时候贪玩,而领会到一个一个的道理。虽然我们不会像孟子和李白一样逃学,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三字经作文 篇3

我读过很多书,有天文书,有历史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等等。这些书使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很多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下来都是很好的,没好好学习才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一无所知,能有什么用呢?“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说的是古人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还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还有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些经典故事,甚至还有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识……《三字经》真是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的时候非常懂得孝顺,每当夏天,总是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歇息。冬天,则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讲得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是亲人之间至真至纯的爱!而这个爱,是关心,是体贴,是相互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因为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想到了我对爸爸妈妈的一点一滴。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无论下雨下雪都等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上了一天班还不知疲倦地陪我学习陪我玩耍……我小时候很黏人,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哭闹,妈妈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极了,坐在那里睡觉!一次我高烧近40度,爸爸一会儿一会儿地给我擦酒精,帮我降温,竟一夜没有合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为值日,走出教室的.时候天都黑了,但是妈妈一直在校门口等。看着雪人一样的妈妈,捂着妈妈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泪啪啪直掉!爸爸妈妈是这样很爱很爱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学习累了还好发脾气,妈妈总是给我洗脚而我从没给妈妈洗过一次……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爱!我爱这本书,喜欢书里的智慧和精神。我更会在享受爱的时候,像黄香那样,真挚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每一个人!让《三字经》伴我成长,让爱与我同行!

三字经作文 篇4

冬春之交,外婆的菜园里生机勃勃,一片丰收景象:白菜像打包的棉花坨,依偎在大地的怀抱;莴笋像一个个挺立的卫兵,等待人们去检阅;萝卜悄悄地探出头来,渴望主人去抚摸;大葱披着一头散发,等待人们去梳理……噢,外婆的菜怎么种得这么好呢?外婆笑着对我说:“你哪里知道,我种菜也有‘三字经’哩!”

一、勤

外婆常说:“小菜小勤快。”种菜离不开“勤快”二字。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在菜园里都能看到外婆劳动的身影。从播种到锄草到施肥,再到收获,外婆总是忙个不停。外婆常说:“菜,三分在种,七分在管。”管理菜园需要相当多的时间的。特别是施肥,三天一小浇,七天一大浇,才能保丰收。外婆一年莴笋至少换种六次,白菜至少换种四次。品种分别采用50天、80天、100天、120天生长期的,一轮接一轮,土也闲不住,人就更闲不住了。外婆就是这样每天不停地在耕耘,在劳作,用一双勤劳的手把小菜园打理得生机盎然。

二、密

外婆只有两块一丈见方的土地,我常在想:外婆家只有那么一点土,怎么收获了那么多菜呢?我不解地去问外婆,外婆说:“蔬菜蔬菜,多收密栽。想要多收蔬菜,就得合理密植,在有限的土地上适当缩小作物行距和株距,能够增加播种量,还能充分利用空间、阳光和肥料。”“哦,原来是这样。”我点点头。从我懂事开始,就观察外婆种菜,她把田地分成了好几片,土与菜亲密无间,收完这又种那,一拨接一拨,没有间断。果然,人家的菜早吃光了,可外婆的菜一拨吃完了,另一上冒的井水喝也喝不完。

三、肥

要想种好菜,没有肥是不行的。“生口的要吃,生根的要肥。”这句话是外婆的口头禅。外婆种菜用的都是有机肥,如人类粪便、鸡屎、山灰等。种菜前,外婆先施足底肥,把土挖好之后,将底肥放进凼里面。然后根据需要及时追肥。生长时,一发现菜苗黄了就加紧施肥。施肥时,将粪便、鸡屎搭配,绝不盲目地施一种肥,根据生长情况轮番施肥。由于外婆种菜不使用化肥、不喷洒农药,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吃起来又香又甜,无毒无污染。

外婆的菜园里,一年四季,蔬菜累累。有时菜多了吃不完,就送给邻居和亲友吃。大家都称赞道:“吃了外婆的菜,放心又自在,安全又无毒,身体长得快!”

三字经作文 篇5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她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学好问,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字经》是我最早的启蒙老师。记得我刚三、四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画册。我看不懂,妈妈就给我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种精湛简洁的语言所吸引。“孟母择邻”“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使我感动。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来到闹市后,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妈妈告诉我:要和品德优秀的小伙伴一起玩,不要和品质不良的孩子在一起。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学习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不经过雕琢,怎么能成大器?我立下了鸿鹄之志,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大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讲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残暴统治,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国历代王朝中最长久的朝代。读了《三字经》后,我对这段历史理解更深了。

《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如果还没有读过,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获。

三字经作文 篇6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话出自于《三字经》,我反复诵读着这两句话。妈妈笑着说:“你明白它的意思吗?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汉代人孔融四岁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兄长。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听了妈妈的话,再读着《三字经》,我感悟越来越深刻,不知不觉书中人的言行举止已刻在我心中了。

一次,妈妈给我两个梨,让我挑一个吃,另一个给奶奶吃。我想都没想,就把大的那个给奶奶,小的那个留给自己。妈妈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家小雨真懂事儿!”我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我都九岁了,我觉得孔融比我好,我还要向他学习呢!”妈妈听了,笑得更开心了。

三字经作文 篇7

特别是对“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感受颇深。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写的。

这句话意思是:狗在晚上能为人们看家守门,公鸡天明刚亮的时候能够为人们报晓。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学习,怎么有资格做人呢。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我惭愧极了。鸡狗都能为供养他们的主人尽心尽力的工作。

而家中小皇帝的我,为所欲为,没人敢不服从我的命令,一天好吃好玩的应有尽有,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和小朋友玩。从不知学习的重要性。这不连鸡狗都不如吗?父母那么宠爱我,起早贪黑地拼命挣钱,为得不就是让我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吗?“怎么有资格做人呢。”我不太懂,但我知道我现在还小,只要能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让父母操心,尽自己所能好好学习。

学习好了父母就会开心,开心了父母就不会生病,不生病就不会老去。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不要做一个鸡狗都不如的坏孩子。

三字经作文 篇8

小时候姐姐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由于那时侯还小,没有背下来,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长大了,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一张,经过爸爸,老师的讲解,和网上查阅,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

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意思是这样: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书抄写在用蒲草编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条件,坐在明亮教室,有辛勤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书包、文具。这么好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如果在这样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理想,将来成为祖国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文化知识。

TAG标签:#三字经 #